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3-07-25来源:yl永利官网在线提供网址 浏览次数:

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科学指引,必将激励我们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同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表现为中华民族团结、创新、奋斗、忠诚、坚韧等精神标识,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精神血脉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长久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和支柱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示范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壮阔实践中,我们党提炼出宝贵经验和科学结论,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来到新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昂首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从目标要求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中国式现代化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给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形势任务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越要始终保持奋斗谋复兴、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要永葆团结精神,以团结凝士气,汇聚攻坚克难的新力量;永葆奋斗精神,以奋斗扬志气,书写复兴伟业的新篇章;永葆创新精神,以创新强底气,激发破局开路的新活力;永葆斗争精神,以斗争壮骨气,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坚持“两个结合”根本途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化自信自强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全面把握和更好推进“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内在贯通,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深相融通,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极大增强亿万人民的精神力量。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做好学习贯彻这一科学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历史是精神的大写与展开,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汲取丰富养分,锤炼精神品格,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yl永利官网在线提供网址